第(3/3)页 帘幕后韦筝脸色一变!太平这席不听的话,作弄的她五内起了弥深的愠愤。 “呵!”太平忽而勾唇冷笑,转眸时缓和了语气,“不过方才这位大人说的倒真有道理,既然叔嫂之间要避嫌,自然只留一人辅政,便合该是留下相王,韦太后回到后宫去颐养天年!” “笑话!”韦后声息亦是含笑,口吻持的颇为轻慢,“本宫是先皇的皇后、是皇上的嫡母,自该留下本宫才是……” “这才是笑话!”太平缓缓儿梳理着耳畔流苏,就这样再一次打断了韦后,“相王是先皇的胞弟是皇上的叔父,这是李家的江山,岂该留下你一个外姓的韦氏!”前话尚且柔缓,最后昭著的一嗓子便压了过去。 韦后惊了这一激,再也做不得强持,猛地一把掀开珠帘便大刺刺的走出来。她拿出了皇太后的那一份霸绝,甫命人将太平公主收押北苑! 太平公主在大唐是什么样的身份和地位?便是韦太后亲自下了旨意,也依旧没人敢动手。 倒是太平,敛去了身为公主的一份魄力、将周身的锋芒收束而起,不卑不亢,心甘情愿出了大殿朝堂、一步一步稳稳的走入北苑而去。在跨出门槛儿临着门缘之前,她忽又一个转身,正义凛然的呼吁朝臣们:“诸爱卿都是我李唐的肱骨之臣、耿介之士。时今韦太后心怀不轨,其心也异、其面也憎!愿诸公感念身受之浩荡皇恩、拿出顶天立地的大魄力,铲除诸恶、扫清异心,护佑皇上、护佑李唐!” …… 这一遭大明宫之行,为的便是这样的一个结果。 这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一早便制定好的计策。 太平有意当众揭露韦后没资格垂帘的事实,使得她民心大散;同时又触怒韦后,以自己被关押为由头,更激发朝大臣对韦后的不满、与对韦后初心的质疑。 说来这却不是自作自受?当初韦后没有听从上官婉儿的建议,她不肯走怀柔之道,虽然她废除了起草好的所谓宗遗诏、架空皇帝自己垂帘,但这是双刃剑,正因没有宗的遗诏,她这垂帘便不再正统,面对太平的逼问时,她就少了一道护身的符。 凡事太尽,缘份势必早尽!金科玉律的天道,其心其念昭昭。 第(3/3)页